最近日本的新聞一直在報導某些鄉村地區完全沒有婦產科醫生的消息,因為生育率低、勞動條件太苛酷、外加醫療訴訟比較多,所以即便醫學院學生增加,婦產科醫生人數卻逐年減少,一些偏僻地區,如沖繩就可能必須到本島就醫;甚至有個鄉鎮以日幣五千五百萬的高薪聘請一位婦產科醫生,一般醫院主任的薪水約日幣二、三千萬,也因為這個事件讓婦產科醫生人數不足的現況被正視。奇怪的是,一直強調要提高生育率的政府對這件事似乎沒有什麼改善的策略。而最近國會議員也在討論政府如何鼓勵生育這個議題,似乎是朝著改善育兒環境這個方向來準備,還好不是只有提供育兒津貼。不過有些鄉鎮還是以育兒津貼的策略來吸引大家多多生養孩子,第三胎給一百萬,有個家庭還因此替第三胎取了個「百萬郎」的綽號。

同是生育率過低的台灣不就是這樣嗎?許多縣市的生育津貼就佔了婦女福利預算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剩下的百分之十只能拿來從事家暴、性侵害等基本業務的補助款項,婦女福利難道就只有這幾項嗎?每生一胎就發給一、兩萬的津貼真的能夠獎勵生育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生養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需要花多少的經費哪!一萬元買奶粉錢都不夠,能起多大的作用?婦女生養子女的壓力主要還是出在社會環境不夠支持,若是孩子生了之後,丈夫不願分擔照顧責任、上班時孩子沒有地方可以幫忙托育,誰要生呢?

主事者能不能多用點腦筋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jane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